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回收站不合格稿件 >>人物 >>作家风采和专访 >> 南边文艺第三届扶持作家丨苏加加
详细内容

南边文艺第三届扶持作家丨苏加加

个人简介:苏加加,南边文艺第三届扶持作家,1992年4月出生,四川省凉山州彝族自治州西昌市人,现就读于西昌学院南校区。作品散文《阿惹妞》在校社团上发表过,曾有散文《鹰的后代,火的民族》荣获过全国少数民族预科优秀奖。

 

创作手记:我是鹰的后代,有鹰翱翔天空的血液;我是火的民族,我有火一样的热情;我生在火塘边,一直听着爷爷奶奶的故事长大,我渴望长大后成为一名传播彝民族文化的使者。在生活中我喜欢写一些我喜欢的东西,平时也喜欢拍照,我经常用文字和照片记录我的生活,我希望自己一直保持下去。我不怕困难,就怕碌碌无为,就怕什么都没有经历,我喜欢我的人生,只因为它跟别人的生活不同,就是因为不同,我才觉得有意义。我希望自己在写作这条大路上越走越远,不放弃写作的理想。

 

代表作品:

鹰的后代·火的民族

苏加加

 

有一种东西既普通又神奇,有一个词语既平凡又耀眼,看不见摸不着却又不能没有它,它叫做:“梦想”。第一次,听说“中国梦·民族梦·预科梦”这样的词汇,朦朦胧胧地感觉——梦想无高低贵贱之分。无论你是国家干部,还是草根农民,亦或是流落街头的小混混,都一样,都有权利拥有梦想。每个人都有或渺小、或伟大、或现实、或浪漫的梦想,这些或大或小的梦汇聚在一起,就成了一个独特的民族梦,强大的中国梦,中国人的梦,13亿华夏儿女的梦。

我是鹰的后代,身上流着鹰的血液,骨子里有鹰翱翔天空的雄心壮志,有展翅高飞在蔚蓝的天空下的梦想。我是火的民族,生于火塘边,在火塘边听着爷爷奶奶的故事长大,爷爷的故事里有彝族的英雄,彝族英雄支格阿鲁是我梦中的男神(情人);奶奶的故事里有我我的女神呷莫阿妞和我的美女补诗呷瓦,这些火塘边的故事曾一千次回荡在我的耳边。直到有一天,一个声音在(我)心底呼唤——成为彝族的使者,到世界各地去讲说彝人的故事和传播彝族文化。

“诺苏”是我族人引以为傲的称号,“毕摩文化”是我民族坚定不移的文化信仰,“彝族克智”是我彝族集体智慧的结晶,“达体舞”是我族民窈窕婀娜的舞姿,坨坨肉和五谷杂娘是我同胞习以为常的主食,酸菜土豆汤是我们形影不离的主汤······身披“擦尔瓦”和“披毡”,裙子拖地显示女子的穿衣风格;银耳环和银手镯彰显女子装饰的品位。火把节和彝族年是代代相传的节日,火把节被我们族人称为“杜责”,火把节又被人们称为“东方的狂欢夜”;彝族年被我族人称为“库施”,是彝族传统的祭祀兼庆祝性节日。

肥沃的红土壤,养育着纯朴的族人。脚踏这片红土地,独树一帜的民族辛勤耕耘,历经数千年的劳作和繁衍,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培育了“支格阿鲁”的英武,揭示了“阿诗玛”的悲壮和“妈妈的女儿”的勤劳与善良,留下了“彝人梦”。深爱着养我育我的这片红土地,眷念着这片土地上纯朴善良的族人。

有人说:彝族是个未开化的民族。对此,我只能以嗤之以鼻来回敬。每当捧读吉狄马加的诗集时,我都感慨万分,一直以口耳相传为主的彝族终于出现一个震惊欧洲的诗人,优秀的吉狄马加开辟了彝族写诗的道路,他多次荣获膺国内至高的文学奖,从他的诗中,可以抽离出自己的灵魂,和民族灵魂相互交融,深深的感叹,甚至一度想成为像他这样伟大的民族诗人。

现如今,预科为我搭起了一座通往知识的金色桥梁。身为一名预科生,怀揣的只有一个梦想——考上大学,去为“彝人梦”献计献策、添砖加瓦。梁启超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裕,则国富裕;少年雄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少年之于国家如此,少年之于民族又何尝不是如此?预科一年,只有这样,才不负国家的培养;只有不断进取,才不辜负父母的关爱;只有在成绩上突破,才不失此一回的青春年华。作为一名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青年,有责任肩负起振兴民族之大任,而这需要拓展视野、提高能力、增加知识、培养情操……韬光养晦、夯实基础,则个人可塑,民族可兴。

曾有多少个白天昼夜,走在山间的小路上眺望远方,问自己:山的那边到底还有多少座山,海的另一边又是什么呢?这时我想成为一名探索者,去探索深山里的那片海,去摸索海底的世界。曾有无数个夜晚,我仰望星空,心里有一个疑问:星空到底有多大,为什么能容下这么多“星”?带着这些问题慢慢地沉浸于梦中,多少次潜心思考然后从梦中惊醒。预科梦为民族梦奠基,做梦是迈出梦想的第一步,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为“彝人梦”而奋斗终身!

梦是那荡涤绿水的小舟,舟上我欢快地哼着歌,划着浆。水花四溅,余晖下的我仿不知疲惫地划着,因为一个信念,那就是到达彼岸。不会放手,也决不言败,就算再苦再累忍住泪水,只因为想在蓝天上自由飞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带着这个梦想,“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只为照亮那“预科梦”;“衣带渐宽终不悔”,更为圆那植根心底的民族梦。

尽管世界辽阔无边,时光倏忽而逝,但在我心灵的一角,始终躺着一个不变的预科梦,一个憧憬的“彝人梦”!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