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回收站不合格稿件 >>人物 >>作家风采和专访 >> 南边文艺第八届签约作家丨贺思涵
详细内容

南边文艺第八届签约作家丨贺思涵

作者介绍:贺思涵,笔名无衣公子,南边文化艺术馆第八届签约作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读。曾获2017年全国第三届微书评大赛影评组特等奖,2018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校报“五月”主题征稿比赛文学类一等奖,2019年第十四届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一等奖,2020年第三届“新浪潮杯”青年文学写作大赛优秀奖,2020年第十六届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一等奖,2020年第二届“白露杯”全国青年文学创作大赛诗词类优秀奖。曾在《散文百家》、《科学大众·科学教育》、《文渊》、《新阅读》等杂志发表文章。


1612950994529791.png


创作手记:在全球化加速的今天,一方面为人们带来了更广阔的国际视野与更丰富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也使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一定冲击。站在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巨人肩膀上,中国的年轻人有责任、有能力去融合外来文化、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潮流。同时也希望能通过文字让更多人体味传统文化内核与东方美感,提升其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感。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祈愿生生不息、葳蕤繁茂。

 

代表作品:

文化孤岛上的守望

贺思涵


于是我关闭我的语言,关闭我的心,深沉的悲哀是连眼泪这形式都无法采取的东西。                            

                                                            ——村上春树


文化盛筵,孤岛哀歌

红白喜事连绵的山丘上,一支唢呐吹遍了八百里秦川,一曲百鸟朝凤彻响于三万里黄土高坡。雄浑清亮的唢呐声穿越五千年的斑驳记忆,流淌在无双镇人们的血液里。

《百鸟朝凤》是著名导演吴天明的绝唱之作,影片表现了在社会变革、民心浮躁的年代里,新老两代唢呐艺人为了信念的坚守所产生的真挚的情感。它以质朴纯粹的叙事语言,技艺传承的坚守眷恋,构筑了整个文化脉络,泣诉着唢呐匠的绝唱哀歌。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涤荡下,支撑唢呐文化的是焦三爷坐在太师椅上“将唢呐吹到骨子里”的信念,是游天明擦拭唢呐时的“我对师傅发过誓”的责任。“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焦三爷坚定地说道。新旧两代唢呐艺人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间,甘做文化孤岛上的摆渡人,守望着心中那片净土。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为了不让唢呐式微的时代悲剧上演,焦三爷和游家班与西洋乐队打起了对台。在西洋乐器挑衅的熊熊罡风飒飒作响时,他们作为传统文化以及匠人精神的卫道士,始终捍卫着传承的根,也是以另一种方式完成对生命的延伸。

灵魂的缺席,传统的失落,物化的人心,使得摆渡人踯躅于稀薄涣散的文化传承之路,形单影只,如破晓前的点点暗淡星光,被高悬在深渊上,摇摇欲坠。想起艾青先生的一句诗,“为何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在那片黄土地上,焦三爷吐血演奏《百鸟朝凤》,天鸣在师傅坟前吹奏挽歌百鸟朝凤,游家班与西洋乐器的同台对抗,正是对唢呐文化爱的太深沉,成为了骨子里的烙印。


沧浪清水,精神之“缨”

唢呐声随着时代的进步黯淡下来,无数如天鸣的传统匠人只能孤标自守、砥柱中流。九佬十八匠站在传统与现代的十字路口前,茕茕孑立。

“四维不张,国之将亡。”信仰稀薄,文化涣散,何以安国兴邦?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内核,让孤岛摆渡人找到守望的停泊点,实为上策,如中国传统服饰手工艺的现代高级订制,传统乐器应用于流行音乐中。近年来,《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大火,《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无不证明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他们开始谨持守望的火焰,浣濯精神之“缨。”

薄暮沉沉,守望新天     

唢呐吹的不仅是音调,更是一种信仰。让更多像唢呐的传统技艺重焕生机,需要的正是如张载般“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使命感。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核,岂能弃掷于文化孤岛,“亦不甚惜”,可惜哉?可悲乎?薄暮沉沉中,愿有更多的国人能守望民族新天!

我听见远方人们高擎优秀传统文化火炬的呐喊,我看见被遗弃于尘埃的文化孤岛上潮水般涌入的摆渡人,我望见东暾旭日下一个凝聚传承的内核在沉浮中发出金属的脆响。那是文化朝圣者对重建精神家园的守望,那是文明圣火千古未绝的普光!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