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回收站不合格稿件 >>人物 >>作家风采和专访 >> 南边文艺网专访徐政:酸甜与苦辣、离合与舍得
详细内容

南边文艺网专访徐政:酸甜与苦辣、离合与舍得

1585314633846162.jpg


编者按:徐政,男,彭州人。中共党员,四川农业大学本科生,南边文化艺术馆第六届签约作家。目前已出版个人诗歌集《夜吟应觉月光寒》,经营个人微信公众号“纵然是神仙”,已发表十余篇文学原创内容。曾为四川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会员,曾获评四川省青作协“年度百佳会员”。作品散见于《四川校园文学网》《青少年作家精选》《文华报》。文学创作比赛中,曾获国家级“二等奖”两项,省级“优秀奖”一项,校级“特等奖”一项,院级“一等奖”一项。撰写校园通讯稿,中青网挂网4篇、中大在线2篇,川农大新闻网5篇。

创作手记:文学是我诉诸于生命的意义。倘若有一天,当我已然离去,有人还能手捧我的书本,欣赏我的遗迹,我,便还是活着的,我将以最诚的愿感谢他,祝福她。

本着“为文学爱好者引路,为文学写作者服务”的原则,南边文艺网人物专访栏目现启动了人物采访活动,针对有突出表现或经历的作者进行专访。采写并审核通过的人物专访稿件将在南边文艺网、微信公众平台、搜狐媒体等全媒体平台推出,以达到交流文学经验、分享文学故事的目的。(南边文艺网/王清琪)



南边文艺网:可以谈谈自己喜欢文学、开始文学创作是受到哪一位作家或哪一部作品的启蒙吗?


徐政:中学恩师李德生先生强烈推荐我去阅读梁实秋先生的《雅舍小品》,我便是从梁实秋先生的散文那里受到启蒙。读雅舍,梁先生从偏安一隅、赞避战祸的滴雨漏风处读出了人生要义:酸甜与苦辣、离合与舍得。与“雅舍”的晤面是我与文学最初的握手。这部集子汇集了梁先生的散文精粹,在《送行》篇末那句“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令我印象深刻,我想起好友曾赠予我一句话:“你从千里之外赶来,一身风雪。你来向我告别,我来对你再见。”聚便把酒言欢,去时慨当以歌。正如梁实秋在《雅舍》一文中所提及的“人生本来如寄”。而今我有幸能与先生进行一番穿越时空的对话,文学的魅力便在于此。



南边文艺网:是否在文学写作上遇到过困境呢?是如何克服这些困境的呢?


徐政:遇到过。有时候,自己肚子里装了一些货想要尝试去写,但是写出来的东西总感觉不够味道。高二的时候,阅读时间较为有限,自己文学功底也有限,所写内容空泛不实,久之就觉得有“空中楼阁”之嫌,我便暂时停笔,与师长、与好友、甚至与自己对话,文学创作总需要一段段漫长的思考出路的历程;大一时期,仍是坚持长篇散文的路子,总想寻求佳句来夺人眼球,久之,不问读者,自己已觉枯燥,产生了数篇“无尾文”,幸好在负责学生工作时接触了报告文学,时常写新闻稿使我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功夫有所提升;备考文学硕士期间不停歇地阅读和写作进一步打开了我的视野,我坚持使用各种题材写日记,记下每天的见识,甚至是在做英语真题时所打动我的一个单词、一句话。

于我而言,克服困境有三个方法:一是暂时停笔多思忖,二是拓宽体裁找路子,三是广泛阅读多练笔。



南边文艺网:你在上一问中提及自己有过备考文学硕士的经历。方便透露自己为何选择备考文学硕士吗?在备考文学硕士期间,对文学有没有一个新的理解呢,对备考文学硕士有没有什么经验与建议呢?对未来的规划是否会随着备考成功与否而变动呢?


徐政:我的本科专业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我选择跨考文学,一是喜爱文学,兴趣是源动力;二是渴望在文学领域得到系统性和专业性的培养,提高个人素养;三是切合人生规划,未来想从事人文社科类的研究工作。

跨考期间,通过对文学理论、文学基础知识和语言学的学习,我在文学阅读、创作、批评和鉴赏方面有了新的认识。由于文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备考书籍较多,且分数线较高,备考文学硕士的同学需要早做打算、选好志愿、潜心修学。文论是高地,必须要拿下。而中国语言文学这一门科目,当视报考院校的参考书目来做复习计划。多读多背,答题时多引用原典是很能体现考生的文学功底。同时对公共课,即英语和政治的上线要求也较高,所以备考时,应重视时间的合理分配,尽可能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突出优势科目。

如果考研失败,对未来的规划必然会做出局部调整,但我也相信,长期以来的备考经历将会对我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不可磨灭的作用。



南边文艺网:从你喜爱文学、开始文学创作到现在,你的文学创作又有了哪些可观的变化呢?能否谈谈自己在创作时的经验,给大家一些写作建议呢?


徐政:我想要尽可能地在创作过程中做减法,努力使接受者在阅读过程做加法。

目前我极爱小说,就短篇小说创作而言,愚见大抵有三:一是在选材方面,尽可能从现实周边的生活出发,创作时提及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素材时会显得游刃有余,驾熟就轻;二是在刻画人物时,从具体的细部出发展开描写更容易打出记忆点,比如他的爱好、常见行为、突出的外貌深情特征等;三是在结构立意方面,应充分挖掘篇章里出场的文化符号(包含人物、语言、景物、环境等)的深层价值,尽可能不浪费每个出场符号的意义,并使其为文章旨归服务。

以上为个人观点,愿与君共勉。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