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回收站不合格稿件 >>新闻 >> 小说研修班王爱:善待文字本身就算写作的一种技巧了
详细内容

小说研修班王爱:善待文字本身就算写作的一种技巧了

谈谈小说

王爱 

当下有太多人谈论小说了,其中不乏有各种名流之言,像一些人文综艺节目的盛行,以及各类出众的出版物、小说、剧本写作书籍应有竟有。喜欢小说并且以小说形式表达自己的写匠自然也为数众多。他们不出意外应该是一群被锻炼出来的合格的读者了,出于自觉,或者只要他们耐着自己的性子去读几本写作书或听几场写作课,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写作技巧大多大同小异。但还是,有一个现象值得提及,既然市面上为写作量身定做了这么多便捷途径,那么当下全球有好作品或伟大的作品出现了吗?现在,我们不能据此展开讨论了,因为这个问题也只适合被提出,而不适合被解决。另外还有太多问题是可以即刻讨论的,像写作可以教授吗?

反观现状,国外那么多写作课程即便不是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也传达着一定讯息,即写作在某种层面是可以习授的,哪种层面呢?不外乎还是技法层面。何况属于技能的东西本来就是为了被学习而产出的,要是纯粹的技能,生活上的或工作上的都无法直接学习,可想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能够互相分享和相互传播了。这也让另一个事实得到了肯定,即小说写作是有特定规律的,且此种规律也是相当普遍的。所以所谓的谈谈小说,不过是谈谈小说写作技法之简称罢了。这样,作为一个狭窄的题目也能令这个写匠轻松驾驭。

可以这么说,一旦你获得某种轻松感时,定在某些你还意识不到的层面自欺了。正如,当你上一句还说着自己能轻松驾驭小说写作技法时,马上就会遇到下一个让人倍感压抑的难题:即有多少种小说技法呢?你又能列举多少出来呢?然后你只能暗自庆幸自己多少还有点自知,还没有到胡乱下结论的可恶地步。为了妥协,你只好抽出几种较为普遍的技法展开分享,至于之外还有什么,至少不是你现在该担心的事情。到这里虽然写了这么多没有营养的话,但还是恳请那些热爱文字表达并且坚信文字表达的写匠们,善待自己写出的任何东西,当然这是无力且不可能的。如果科学都在一边改进我们的家园,一边不妄制造一些麻烦,那么我们也不好让自己写出的每一个字都属于文学而不属于其他。我们无法保障每一个字都是有意义的或有指示的,除非我们是文盲。也只有这样,每一个字看起来才似乎是神圣的,但这并不影响一个人在其内心有多重视文字。

其实,善待文字本身就算写作的一种技巧了,并且是一门始终要学习以及丝毫不能健忘的技巧。想象不到一个虐待文字的人能写出什么东西来,同样的,毕生爱惜一词一句的人也未必能写出什么东西来,但足够写作一部像样的出版物了。如果必要,大家可以有意识地区分一下“书籍”与“出版物”。二者显然无从比较,并且也不符合比较而来的卑尊感。那么,如何才算善待文字了呢?这里需要提及一个作家。美国极简主义者——卡佛。他有一个很好的,但也是借鉴另一个作家的观点:“不折不扣的准确陈述,是对写作的唯一道德要求。”并且卡佛还把这句话抄录下来,像挂一副艺术品一样挂自己书房里,以此自我警示。这个箴言无疑对每一个习作者都适用非凡。话虽如此,但具体运用层面注定会遇到各类麻烦。到达准确叙述显然是写作门槛,但这个门槛着实很难跨过。卡尔维诺这本《美国讲稿》里提到,准确叙述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作品构思非常明确;二是:视觉形象清晰,意识形象丰富。三是:词句或语句精准,至少得在行句中区分出想象与思想来。或虚构与规律来。关于这可谈性极高,但多少还要靠写匠的一点悟性。为什么首先要确立标准呢?因为写匠们使用语言时习惯一般化模糊化且随心所欲漫不经心。

和准确叙述尤其相关的是对细节的崇拜。是的,可以对细节产生崇拜感而不必自愧。因为每个人看到的细节都是不一样的,作为习作者必须看到自己才能看到或感受到的细节。但是细节很容易与人的日常习惯相混淆,一个不会反思自己习惯的人,虽然看到的细节依然与别人有所差异,但这种细节会陷入另外一种境况,即无论这个人看到多少事物,但只能感受到同一个细节。就是说,他看一切都是模糊的,而模糊就成了其所见之物的全部细节。具备这种特质的写匠无疑不适合写作。一本你们肯定都读过的书上说,“细节决定幸福和道德。”这句话是在说,不仅写作上要完全把控住各种细节,而且在具体生活中细节也尤其重要。因为细节直接关涉到我们生活的幸福或品质。这句话没有丝毫过分的意味,况且细节和自身审美息息相关。也可以说,细节决定了写匠的审美。回到小说写作这里,功利点说,没有细节你也写不出动辄十几万的巨著来,自然也无法刻画出一个生动的人物和别致的情景来。当然了,也没必要弄巧成拙了,将一个可爱的场景变成一个满身赤裸的细节泳池就不好了。所以这里还需提及,先试着构造出一个极短极短的场景,一两句话的场景。像一位意大利诗人的写作理念:蜗牛爬过留下晶莹的痕迹;玻璃破碎变成闪光的碎屑。要是这里,又有细节又叙述准确的话,那么这个句子应该就完美无缺了。你可以自信它的完美无缺,不必犹疑。因为当卡夫卡在写出“他在窗口眺望。”这句时,意识到同样的状况,即这个句子完美无缺。之后需要你做的事,仅剩下如何将这个完美无缺的句子放到更大更辽阔或更有趣的情景中去,并且正是因为它的完美无缺,它也不会和任何古怪的或粗俗的其他任何东西冲突了。完美之物就是这样不与任何东西冲突、对抗,当然也不轻易与什么合作、共事。

话说过来,能“存在”的事物都过于平常普通。正是那些可爱的作家首先察觉到了平常之物的“不存在”或抽象性或思想性之处,就是说,一个东西不仅仅只是存在着的,况且,存在本身只意味着它要承受着其必然的界限,那么作家或艺术家的义务就是打破这些界限。想想看,第一个将花朵画在石壁或沙土上的人有多烂漫呢?正是他去除了花只能开在枝头上的界限。由此,使用准确而又细节生动的语言描绘平常事物,并且赋予那些事物——像椅子,一面窗户,一块石头,一个女人的耳环以很强很惊人的感染力,或者仅仅用一段似乎平淡无奇的对话,让读者背脊发凉,这正是艺术享受之源。

当然上述的一切均以“是否传达出某种信息”为准。要是我们恍然发现自己这成篇的词句里,并没有一星半点可靠的或被价值化的信息,那就太可怕了。所以,应该记住这个词:信息。并以此参考自己的书写。可什么是信息呢?——在普遍规律和个别情况之间、在自然力量与文化形式之间,——在非生物与生物以及非存在与存在间建立联系。最简单的,你虚构出的人物,需要传达身份讯息、时空讯息、个性讯息、关系讯息、图像讯息、语言讯息、象征讯息、死亡讯息、永恒讯息等呀……你不能将出现在小说里的一块巨大石头磨蹭到故事结束也不交代一下。何况这里的信息又何曾止于此。至于你所能传达怎样的动人信息来,全凭自己的天赋了,和写作技法几乎完全无关。

     除此之外,小说还有太多技法。像人称转换,视角转换。怎么写小说开头与结尾,人物形象搜集与选摘,故事情节与故事推进方式,叙述速度的界定,小说的实验形式之新。反正我们想不到的技法始终还是技法而已。一个友人斩钉截铁地对我说:写作靠天赋。但这也没有阻碍他承认,适当的写作技法可以让很多写匠少走弯路。这我能理解,但当我向他追问什么才是天赋时,他却支吾起来。无论怎样,“如果没有一部分人盯着不会发声不会活动的文字整天整天冥思苦想,”那么文学肯定不可能存在。


作者简介:

王爱,南边文化艺术馆理事、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河畔诗社创始人“书店集”打理人,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著有小说戏剧作品多部。


image.png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seo seo